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幸福家庭》 > 202016
编号:13818224
巧玩黏土趣多多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8月15日 《幸福家庭》 202016
     伴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广,在培养各个年龄段幼儿创造力的美术活动中,轻黏土这种绿色材料成为最佳的手工作品材料之一。幼儿通过捏、揉、搓、压、切、拉等技能,合理选择辅助工具,充分发挥想象力,促进自身手部肌肉的协调发展,提高自身巧玩黏土塑形、色彩搭配等审美能力,培养爱动手、勤动手的良好生活习惯。

    技能练习策略

    (一)技巧练习

    手指游戏往往朗朗上口,具有发展身体、语言、手肌、头脑等作用,形式多种多样,幼儿可以边说边玩。教师可以将黏土活动中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入游戏,让幼儿在手指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技能要领。如餐前准备环节,教师和幼儿一起玩“做月饼”的手指游戏,“揉揉面团,压一压,刷上油,撒芝麻。”幼儿在熟悉手指游戏后,在玩黏土时便会主动想到用黏土做月饼,一边念儿歌,一边“做月饼”。在做月饼的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,眼、手、脑协调配合,动作愈加灵活。

    (二)玩转色彩

    幼儿从小班开始接触轻黏土,对颜色鲜艳的黏土爱不释手,起初他们通过模具压印,制作纯色的蛋糕、饼干、面包、餃子等。随着区域游戏的开展,幼儿逐步掌握搓、捏、压等技能,诞生了各种小丸子、大圆子、章鱼宝宝等作品。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关于颜色的绘本,如《小蓝和小黄》《彩色温泉》《自己的颜色》等,在美工区、阅读区和每周五的图书漂流活动中投放,帮助幼儿认识颜色,感受色彩的魅力。

    主题创新策略

    《3~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的科学领域第一条教育建议提出: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,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。在第三阶段,教室可以将黏土活动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,充分运用大自然这本活教材,每周带幼儿户外参观,接触大自然,引导幼儿观察自然中的万物生长,启发幼儿在玩黏土的过程中充分创新主题活动。

    在班级特色主题活动“秋叶”中,我和幼儿一起感受秋天独特的季节特征,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。其中最吸引幼儿的就是秋叶了。在园内户外游戏时,幼儿发现了好多摸起来有一点硬、有一点滑的叶子。当落叶碰撞黏土,变成了长胡子的叔叔、爱逃跑的鼠小弟等。秋天是赏菊的好季节,有心的熙熙妈妈给幼儿带来了两盆不一样的菊花,细细的、长长的、有一点卷……幼儿戏说着菊花的美,用黏土记录下这美丽的花朵。

    区域延续策略

    《3~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中指出:“创造机会和条件,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。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、工具或物品,支持幼儿自主进行手工等艺术活动。”

    1.阅读区、表演区。喜欢泥塑的幼儿总盼望着拥有自己的面人,经过讨论后,幼儿决定用棉签做面人。章鱼、老鼠、蛇、汉堡……这些泥人成了幼儿阅读区、表演区、餐前讲故事的必备。

    2.生活区、角色区。教师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,联系本班幼儿实际生活,让幼儿用黏土装饰相框、给瓶盖穿上新衣,变成自己的值日生牌,就连午餐里的大白菜和藕片也出现在黏土作品里。美工区里的食物越来越多,幼儿把自己做的食物带到了角色区,经过厨师的“烹饪”美味上桌。

    3.益智区、科学区。幼儿在益智区里用黏土自制垃圾分类棋的棋子、骰子等;幼儿在科学区里探究黏土混色的奇妙。大量的黏土作品遍布教室里的各大区域,大量的消耗也导致软软的黏土越来越少,很多黏土因为没有及时密封保存,变得硬硬的。幼儿通过查阅资料发现,在变硬的黏土里加入适量的水密封,一段时间后黏土会重新变软。

    多种多样的材料与黏土相遇后有了全新的面貌,黏土手工制作不仅可以充分锻炼幼儿手部的灵活性,强化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发展,还可以提升幼儿的想象力、创造力,促进幼儿大脑的发展。

    (作者单位: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锦绣幼儿园), 百拇医药(汤婧)